csjx_wjx@163.com    0731-82207207

服务热线

0731-82207207

小程序样本选型

微信公众号

浅谈农业机械故障发生原因及对策

2015-02-27

周占坡
(河北省辛集市天宫营乡农机管理站,052377)
  摘 要:本文从农业机械的特点及现状出发,通过剖析农机故障发生的原因,总结了应采取的对策。希望引起农机管理维修部门以及广大机手的切实注意。
  关键词:农机维修;原因;对策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及《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实行,无疑给农民种粮和购置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注入了一支兴奋剂和催化剂。随着各类新型农机具数量和品种的迅速增多,对农机使用保养和维修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一些机手往往认为只要能开着走,能干活就行,忽视了对农机具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定期维修保养以及正确拆装维修的学习,致使机械发生故障后,不能及时找出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盲目拆卸修理,以致酿成更大的事故,延误农时。下面就此问题做一探讨。
  1 农业机械使用特点
  农业机械工作条件复杂多变,作业环境恶劣,农时季节限制,使用时间短,作业量集中,这些决定了农业机械的使用特点。比如收割机,要求它必须同时完成谷物的收割、脱粒、分离、清选以及秸秆切碎还田等多项联合作业;又如播种施肥覆膜机,要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膜、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所以,这些农业机械结构复杂、零部件多、使用和维修技术高、难度大。而每年一种农机具只在农忙季节使用十天半月,所以又要争抢农时,因此要求整机性能稳定,故障少。这就要求提前对农机具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之在农忙季节快速高效地完成农田作业任务。而机具发生故障的关键是机手对农机故障发生的原因认识不清,对机具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的必要性重视不够,以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必须引起高度注意。
  2 农业机械发生故障的原因
  对于每一台质量合格的农业机械,必须具备达到设计的工作能力和使用寿命,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延续和使用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条件的改变,使机具的工作能力降低或使用寿命缩短,故障率就会明显上升。那么机具发生故障的原因,就是它的某个零件和配合件产生了缺陷或配合关系发生了改变的结果。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2.1正常的磨损和磨料磨损。由于零件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存在,在相对运动时,接触面在外力作用下部分凸起处分别产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由于摩擦表面上金属微粒不断地脱落和破坏,零件的几何形状及配合关系不断变化,当配合间隙增至某一极限数值后,由于冲击附加力的影响,摩擦磨损便迅速增加。而磨料磨损就是由于细小的硬粒磨料如尘土、沙粒和铁屑等杂质对零件表面的擦伤和刮削的结果。所以处于磨合期的机具必须按规定及时更换机油,去除杂质和磨料。各运转表面及时注油保养,使零部件保持Z佳的配合间隙,延长机具的使用寿命。例如:柴油滤清器损坏,使混有杂质的柴油进入喷油泵,就会加速柱塞偶件和出油阀偶件的磨损,使发动机工作状况明显变坏。空气滤清器不注意定期保养,吸入灰尘便会加速缸筒活塞的磨损。又如:某机手开始不懂得如何向联合收割机外球面轴承内注油保养,在连续使用2~3年的时间里,从未向这些轴承注油保养过,造成这些运转部位磨损严重,特别是行走无级变速轮由于缺乏润滑而全部烧死,轴承研碎,无级变速在主、被动盘内三个油缸柱塞干磨变形,无法卸开。有的机手提议用气焊将无级变速轮和轴全部割开。幸亏农机站及时请三夏热线农机校长解光荣诊断后送到修理厂,技术人员为他们设计了专门的拆装工具,才把轮子卸下经修复继续使用,为他们节省了1000多元的换件费,又保证了农时。
  2.2抓粘性磨损。我们常说的抱轴、抱瓦、粘缸就是此类磨损。从现象上看就是两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粘在一起,像焊接一样牢牢结合,迫使相对运动停止。例如在麦收前没有对联合收割机机具进行全面认真地保养和修理就投入作业,可能会导致机油滤清器盖螺丝松动丢失,机油漏出,造成发动机主轴承烧瓦,若不懂磨损机理,在曲轴已抱瓦的情况下继续运转可能会导致曲轴粘连磨损撕裂严重,无法修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3疲劳磨损。它是零部件在交变载荷长期作用下,因应力集中,开始在Z薄弱处形成显微裂纹,或因体积重量较大的旋转部件没有做好静平衡和动平衡试验,当部件高速旋转时,产生强烈的振动使机具产生断裂损坏。例如,某机手由于不懂机械的动平衡和静平衡原理,在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开焊后,盲目焊接,未进行任何平衡试验,致使运转后时间不长,就又将脱粒滚筒上的纹杆螺丝震开,机手又错误地将纹杆焊接到了脱粒滚筒的幅盘上,更加大了部件运转的不平衡度,Z后造成整机剧烈振动,使筛箱震碎,逐镐器震断,造成整机瘫痪,延误了农时。
  2.4腐蚀性损坏。如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及潮湿金属表面生锈,油漆脱落以及阳光暴晒,油污使皮带和轮胎等老化,都属于此类损坏。
  2.5不按规定对机具进行定期保养和检修。农业机械自主经营后,有机户享有使用和修理的自主权。机手首先考虑的少花钱,多干活,多收入,这种心理自然造成了能动则干,坏了再修,哪坏修哪儿的被动修理。有的机手未经专门培训,不懂得如何保养和维修机具,使有些农业机械得不到正常的定期保养和检修,致使机具技术状态越来越差,带病作业,一些小毛病引发大故障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某机手在麦收前只对联合收割机机具进行了简单的保养,未对发动机进行认真的技术检测和修理,使发动机带病作业,在麦收的关键时刻只作业了1天就发生了曲轴断裂的恶性事故,不得不到修理厂大修,既花了钱又影响了作业。
  3 采取措施
  3.1建立健全农机维修管理体制。要以县(市)农机管理部门为龙头,建立健全农机维修网络,依托乡镇农机管理站,在有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的乡村,建立多种经营形式的农机维修网点,使保养调养不出村,小修不出乡,大修不出县(市)。变使用中的突击性修理为有计划的定期检修和保养,切实保证机具的修理质量,做到不误农时。
  3.2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修理人员的技术素质。一是物质投入,即各级政府要从资金贷款和高新技术引进等方面对各维修网点加以扶持,不断引进先进的修理检测仪器、工卡量具和设备,强化修理手段,在科学高效上狠下工夫。二是智力投资,强化学习手段,建立修理工定期轮训制度,不断提高修理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效能提供可靠的保证。
  3.3建立维修档案、加强对机手的业务技术培训。对现有的农业机械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登记造册,根据机型使用年限、技术状态等情况建立维修保养档案。对新购农机具要实行供应、培训、技术指导、安全监理四位一体的联合办公制度,举办各种类型的使用调整、维修保养、工作原理、科普知识等技术培训班,提高广大机手对安全操作、维修保养重要性的认识,对各类农机具要确定适当的维修保养项目,并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避免或减少因使用和保养不当而引起的各类故障,延长机具的使用寿命,保证机具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杜绝各类恶性事故的发生,使广大机手在使用各类先进农业机械时达到得心应手,在现代化农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现代农村科技》2011年第10期

©Copyright  长沙市佳信机电有限公司      湘ICP备2022008471号-1   技术支持    佰联轴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