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
(北京二七车辆厂)
摘 要:叙述了货车无轴箱圆锥滚动轴承在一般修中,轴承拼修的应用标准、检测方法及6年间的实际考察结果。
主题词:货车;滚动轴承;检修;应用
我厂根据1987年石家庄轴承检修会议纪要精神,于同年开展了对一般修不能做到原套原修的轴承进行拼修应用的研究工作。
1 确定轴承拼修的原则和标准
对随车进入厂修的轴承暴露出的缺陷故障进行分类统计和研究,发现各轴承生产厂生产的轴承,在缺陷故障上各有差异。有的滚子材质裂纹较多,有的滚子出现粉碎性裂纹较多;有的外圈滚道面呈现波纹缺陷较多,有的外圈出现龟裂及牙口处裂纹;有的是滚道面和滚子磕碰较多,超出一般修限度,早期损坏,不能继续使用。根据轴承使用寿命期限的有利控制,针对上述质量差异,研究确定了拼修轴承的原则:必须是同一生产广家、同一生产年限,确认可作一般修的外圈与可作一般修的内组件相拼修。拼修轴承的技术标准是:除达到一般修技术要求外,滚子分组批直径变动量VDWL≤0.005,滚子分组批圆锥角变动量V2ØL≤0.005,滚子与外圈滚道面的接触面应达到70%以上。为了保证拼修质量,上述条件是拼修轴承必检项目。
2 拼修轴承类型爰管理办法
轴承一般修,原则上是原套原修。分解检修时,外圈和两列内组件实行同一编号,修后按原同一编号组装成套。
在一般修的部分轴承中,有的是外圈出现一般修不可修复的缺陷,两列内组件良好;有的是一列或两列内组件,因滚子和内圈出现一般修不可修复的缺陷,而外圈良好。对这些良好的外圈及其良好的内组件进行选择性的拼修,拼修类型有以下三种;
(1)原套外圈和一列内组件良好,选配一列内组件;
(2)原套外圈良好,选配另外同一套轴承中的两列内组件;
(3)原套外圈良好,选配另外不是同一套轴承的两列内组件。
拼修轴承的编号,以外圈原编号为准,拼修的内组件填写的编号,为内组件的原来编号,在轴承检修记录单上要填写清楚。从编号不一致可确认是拼修轴承,检验人员将从严检查和复验,各道工序签认,并随组装车车统一起存档,便于跟踪查询,剩余的不可拼修轴承的零部件,组装成套,送往大修厂作大修。
3 拼修轴承检测方法
拼修轴承的编号是以外圈原编号为准,选配内组件。确定拼修件后,外圈编号字上端为A,编号字下端为B。首先,将准备的拼修件外圈及内组件擦拭干净。内组件和外圈均应符合一般检修的技术要求。然后,外圈与内组件领对应检查,外圈A端对内组件A,外圈B端对内组件B。检测方法是将内组件大端面朝下故在固定台架上,而后将外圈对应端套装在内组件上,双手平稳均匀用力旋转外圈,旋转时手感无跳动,无异音,判断此列内组件符合滚子分组批直径变动量和圆锥角变动量要求;然后,在外圈滚道面上涂一层均匀检查脂(色丹或油脂),套装在内组件上,平稳旋转外圈,数圈后,取下外圈,检查滚子与外滚道面接触痕迹,若达到70%以上时,则判定此列内组件与外圈对应滚道面选配合格。
另外一种检查方法是将外圈放置在平台上,将选配的内组件对应放入,双手平稳均匀用力旋转内圈,检查上述要求内容。
4 对拼修轴承进行实际应用研究考察
拼修轴承的质量,应通过装车运用来考察,确认其可行性。我厂从1987年开始,开展对货车197726型无轴箱圆锥滚子轴承进行拼修实用研究工作。为了保证拼修工作的充分性和拼修质量,需要积存一部分拼修件。到1991年底,已拼修不同厂家各生产年限的轴承共6020套,并全部装于现车上使用,拼修轴承概况见表1。

拼修的轴承Z长的已经过6年多的运行考验,尚未发生质量故障。实践证明,拼修轴承能够满足运用要求。
对于轴承检修,铁道部有许多文件做了规定,例如辆货<1990>67号、工机<1990>273号文规定:“轴承使用年限超过7年的,无论其状态好坏一律送作大修”,“超过9年,不满10年的轴承,可由厂、段作一次一般检修”,铁辆<1993>4号文规定:“新造轴承装车使用时间已满5年6个月者,无论其状态好坏,一律送作大修”。轴承的拼修也以这些文件的规定进行阶段性划分,其统计如表2所示。拼修轴承超过使用年限7年的比例较小,只有392套,但其中绝大部分是超过9年不满10年,而允许作一次一般检修的轴承,已作过大修的轴承只有27套;超过使用年限5年的也只占总拼修量的22.56%;未超过使用年限5年的,占总拼修量的大部分,为77.44%。另外,统计中未超使用年限3年的拼修轴承有1924套,占拼修数量的32%。这些轴承全部是段修时更换的新轴承,平均使用年限未超过2年,说明新造轴承质量较差,在短期运用后,就出现了一般检修所规定的不可修复的缺陷,故障率高,不修复就不能保证运用安全。拼修时也只能修复其中一部分,而大部分还需送作大修。

5 拼修轴承的经济效益
在确保轴承检修质量的同时,如何考虑降低检修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是目前货车轴承检修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进行轴承拼修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如按辆货<1992>133号文件规定:大修一套轴承单价为380元,大修轴承的修复率为85%,总数的其余部分由新产品补足并按新轴承的价格清算,现新轴承单价970元,如将该6020套拼修轴承全部送作大修,修复和补齐的总费用为282多万元,平均每年多支出大修费用47多万元。如果现有各工厂同时开展拼修工作,平均每年可取得经济效益564多万元;如果全路厂、段修同时开展,不计所增加的往返运输成本,则平均每年即可多取得经济效益6204多万元。
6 结束语
拼修轴承是在一般检修的基础上进行的,工艺简单,不需要增置新的设备,便于检修人员掌握,只要加强管理,检修质量即能得到保证。轴承拼修,外圈、内圈、滚子三大件实行同一生产年份化,并经有效的跑合,与大修轴承以3个相邻生产年份的零件混修、混装相比,其使用寿命将大大延长。
总之,通过对拼修轴承这一长期、大量的实践,我们认为,在技术、工艺、质量和安全等方面都是可行的,是降低货车轴承检修成本、保证轴承检修质量、进行轴承有效检修的重要途径,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议推广应用。
来源:《铁道车辆》1999年第10期